近日,OFweek激光網專訪陳義紅博士,就激光行業相關發展現狀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原文發表于2019年12月3日OFweek激光網微信公眾號,以下為專訪全文:
陳義紅博士專訪:激光行業最大的問題是同質化競爭
近年來,激光行業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同時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個別市場早已成了一片紅海。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不少企業都走上"產業鏈整合"的道路,通過全產業鏈的布局來降低成本,優化系統性能,提高市場占有率。不久前,OFweek激光網就拜訪了一家全產業鏈覆蓋的企業--新特光電,并與新特光電創始人陳義紅博士對新特布局與產業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新特光電董事長陳義紅博士
陳義紅博士簡介
陳義紅博士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1998年獲得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學位,隨后在新加坡繼續從事激光制造技術的研究工作。2001年,陳義紅博士借著武漢發展"中國光谷"的契機回國創業,以技術入股創辦了大華激光。2006年,陳義紅博士離開大華進行二次創業,創辦武漢新特光電。新特光電發展至今已成為覆蓋激光全產業鏈、全面布局海內外的新特光電集團。2012年,陳義紅博士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
全產業鏈覆蓋:激光設備走向智能化 紫外激光器功率提高
OFweek激光網了解到,新特光電的業務從上游的光學元器件、材料、器件,到中游的激光器,再到下游的激光加工裝備,實現了全產業鏈的覆蓋,自主研發生產和進口代理業務共存。陳義紅博士介紹說:"在公司發展早期,我們專注于泵浦腔、打標頭、擴束鏡等與打標系統相關元器件的研發工作,但現在我們更多的是把這些器件集成為一個系統對外銷售。對代理產品來說,有部分是直接銷售,但更多的也是進行系統集成,融入我們的技術和工藝,也就是增值服務。"陳義紅博士進一步解釋:"所謂系統,既包括像切割機、打標機這樣的大系統,也包括打標頭、泵浦腔、控制軟件這樣的子系統。行業發展早期,有很多中小企業不具備系統集成的能力,因此我們的集成業務實際上推動和提升了激光產業的發展。"
三維激光切割機,圖片來源:鴻鐳激光
新特光電的激光設備主要有鴻鐳激光、三義激光、鐳森特激光三大品牌,覆蓋平面切割、管材切割、三維切割、PCB打碼與切割、脆性和堅硬材料切割、焊字機等等。陳義紅博士表示:"我們的平面切割系統正在往自動化、智能化方向轉型,未來智能系統將成為主旋律。而我們的精密加工設備主要針對3C電子行業應用,如PCB板、觸摸屏、顯示屏等領域。這類精密設備跟我們自主研發的激光器相配套,光源自主是我們在競爭中的一大優勢,讓我們面對客戶提出的特殊需求能更靈活。"
陳義紅博士所提到的紫外激光器主要通過僑邑激光的品牌推向市場。據了解,目前市面上應用較多的紫外激光器主要集中在3-5W,高功率紫外激光器的性能及穩定性還處在市場檢驗階段。目前僑邑激光致力于高功率紫外激光器的研發與推廣,15W激光器已經實現量產。除紫外激光器外,僑邑激光還研發綠光激光器、皮秒激光器等。
15W紫外激光器,圖片來源:僑邑激光
對于紫外激光器的高功率趨勢,陳義紅博士認為,最大的難點在于工程化。他表示:"激光器的原理性已經沒有什么壁壘,學術研究短期內很難找到創新的點,但是工藝、工程方面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比如同樣的原理,在功率提高之后晶體、元器件的壽命就會降低,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綜合考慮轉換效率、結構設計、光路設計、器件性能、運行環境等多種因素,要針對不同的用戶需求進行針對性開發。"
聯合高校培養人才 行業最大問題是同質化競爭
資料顯示,陳義紅博士曾在高校任職,對高校情有獨鐘,現仍在華中科技大學、暨南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湖北大學、文華學院擔任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這使得新特光電在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吸收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陳義紅博士表示:"我們跟高校、研究所一直保持合作,聯合培養研究生,這為我們人才隊伍的壯大提供了很大幫助。"
新特光電產業園,圖片來源:OFweek激光網
目前,激光行業正在經歷洗牌,價格戰讓不少企業苦不堪言。對此陳義紅博士認為,價格下降是把雙刃劍,價格下降會讓更多的用戶選擇激光,推動市場容量增加,擴大市場應用,但如此導致企業沒有利潤支撐技術研發和產品迭代,企業將在未來的競爭中被淘汰,技術進步將受到拖累。
陳義紅博士提到,當前行業最大的問題不是價格,而是同質化競爭太嚴重。他表示:"缺乏實質性的創新,而是對成功產品進行模仿、復制,大家都在搶同一市場,這必然導致價格戰的惡性競爭局面。過去有一個說法叫"互聯網+",其實我認為激光也可以+,即"激光+",通過多學科融合找到更多的應用點和創新點。激光行業是一個朝氣蓬勃的行業,大家應該著重于開發更多新的應用領域,用不同的新產品共同把市場做的更好。"